首页

上海女医熙熙

时间:2025-05-26 09:03:18 作者:《丹诚相许》亮相文博会 用文献致敬“文化名人大营救” 浏览量:40238

  中新网4月29日电 4月29日上午,国新办举行“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河北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张成中在会上透露,今年6月30日前,水毁防洪工程能够全部完成灾后重建;受损学校、卫生院、养老院已完成修复重建90%以上,今年年底前将全部完工。

4月29日,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在北京举行“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河北省委副书记、省长王正谱,河北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张成中,河北省副省长金晖,河北省副省长赵大春围绕“砥砺奋进新时代 走好高质量发展赶考之路”作介绍,并答记者问。 中新社记者 杨可佳 摄

  在会上,有记者提问:去年河北遭遇特大暴雨洪灾,此前河北表示将用两年时间完成灾后重建工作。请问,目前河北灾后恢复工作进展和成效如何?

  张成中表示,“23·7”流域性特大洪水发生后,我们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众志成城、攻坚克难,抢险救灾取得决定性胜利,灾后恢复重建取得重要成果。

  一是众志成城全力以赴重建美好家园。去年完成修缮加固和新建农房16.5万多户,剩余的2.16万户新建农房今年入冬前全部建成。对受灾地区逐户落实取暖措施,确保灾区群众安全温暖过冬。水电路气讯、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全面恢复。去年秋季所有学生全部按时开学返校。深化城乡环境整治,灾区面貌显著改善。

  另一个是,灾区生产生活秩序全面恢复。预拨付补助、救助资金,预赔付保险资金,精心做好蓄滞洪区运用补偿,让受灾群众吃下了“定心丸”。落实纾困帮扶政策,推动房屋租金减免、贷款贴息等政策直达快享,市场经营主体及时恢复正常生产经营。修复灾毁农田和农业设施,努力把灾害损失降到最低。在受灾较重的涿州市,一些受灾小区建起了便民食堂,居民生活有了保障,损毁的农田和大棚也在专家帮助下复耕复种。

  再一个是,确保如期高质量完成灾后重建任务。今年6月30日前,水毁防洪工程能够全部完成灾后重建;受损学校、卫生院、养老院已完成修复重建90%以上,今年年底前将全部完工。总之,两年内我们能够全面完成灾后重建工作。

  在防灾减灾救灾能力提升方面,我们抓住国家增发国债重大机遇,统筹谋划实施灾后恢复重建和提升防灾减灾能力项目1210个,项目完成后将大大提升河北防洪抗灾能力;今年1月,我们发布实施《河北省防汛避险人员转移条例》,对防汛避险转移全流程进行了规范,为人员转移提供了法治保障。今年2月,我们与中国人保集团等保险机构合作,在全国率先创立综合巨灾险,将全灾种纳入保障范围,并为全省7400多万居民投保了综合巨灾险。

【编辑:杨彦宇】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江西龙虎山:实拍“鸟中大熊猫”中华秋沙鸭觅食嬉戏

整合好现有资源同样重要。工信部有关负责人表示,各地智能网联汽车“车路云一体化”建设处于初级阶段,尚未能搭建形成完备的系统架构,基础设施建设存在“碎片化”现象,难以支撑自动驾驶技术和网联功能的规模化应用。

王毅将赴俄罗斯举行中俄第十八轮战略安全磋商

4月30日,四川遂宁,远眺正在建设中的成达万高铁遂宁涪江特大桥。当日,四川成都经达州至重庆万州高铁(简称“成达万高铁”)遂宁涪江特大桥建设工地主塔和架梁建设工作有序推进,现场一派繁忙景象。(无人机照片)

骗完母亲又骗母亲好友 一男子及同伙“自导自演”骗取钱财近千万元

为有效激发煤电低碳化改造建设积极性,《方案》提出,发挥政府投资放大带动效应,利用超长期特别国债等资金渠道对符合条件的煤电低碳化改造建设项目予以支持。相关项目择优纳入绿色低碳先进技术示范工程。鼓励各地区因地制宜制定支持政策,加大对煤电低碳化改造建设项目的投资补助力度。同时,探索建立由政府、企业、用户三方共担的分摊机制,对纳入国家煤电低碳化改造建设清单的项目给予阶段性支持。鼓励符合条件的项目通过发行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绿色债券或申请绿色信贷、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等渠道融资,吸引各类投资主体参与和支持煤电低碳化改造建设。电网企业要优化电力运行调度方案,优先支持碳减排效果突出的煤电低碳化改造建设项目接入电网,对项目的可再生能源发电量或零碳发电量予以优先上网。

商务部部长王文涛与法国外交部外贸部长级代表李斯特举行会谈

本报讯(记者李祺瑶)今年,42所在京院校新增备案57个高等职业教育专业、54个中等职业教育专业。市教委近日公布新增专业备案名单,智能制造和“一老一小”相关专业仍是热门。

(八闽千姿)一出木偶戏 再续中法缘

朱桂表示,为了更好地谋划今后一段时期中医药标准化工作,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按照《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要求,结合《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近期印发了《中医药标准化行动计划(2024—2026年)》。《行动计划》坚持统筹协调、需求导向、质量优先、应用为本的原则,扬优势、补短板、激活力,系统谋划了推动中医药标准化高质量发展的政策举措,着力完成6项重点任务,细化为20项具体任务以及25项专栏任务,具有很强的战略前瞻性和目标可及性,是今后一段时间开展中医药标准化工作的行动指南。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女王论坛